专家称月球来源于水星轨道,挑战月球成因“大碰撞说”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丹尼森大学的罗伯特·马尔屈( Robert Malcuit)认为月球可能是被地球捕获的而不是由撞击碎片形成的。这个月球成因的新观点预示着月球来源于水星轨道,逐渐发生迁移并被地球捕获,最后围绕地球旋转成为地球的卫星。
这个想法悍然不顾已经达成的月球成因共识:“大碰撞说”。“大碰撞说”认为,45亿年前,地球受到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炽热的碎片最终形成了月球。
但是,这个“大碰撞说”不能完全解释月球的特征。
美国丹尼森大学罗伯特·马尔屈数十年来一直坚持关于月球成因的新观点。科学家最近已经在澳大利亚发现有40亿年历史的矿石,这些矿石表明我们的星球在40亿年前非常寒冷,在当时不可能遭受到大碰撞。马尔屈说:“大碰撞模型表明了一切,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热。但这和我们的地质发现不相吻合。在那个时期,地球非常寒冷,而且地球表面上覆盖着海水。”
马尔屈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计算机模拟研究,研究表明可能是地球的巨大引力捕获了月球。月球的轨道本来呈椭圆形,它旋转着靠近地球然后又远离,每年约进行8次这样的过程。当行星靠近地球时,地球对其产生引力,每次可使这颗行星靠近地球赤道18公里到20公里。刚被捕获的月球表层由于引力摩擦,发生融化,直到 30亿年前月球轨道稳定后才停止融化。
据悉,马尔屈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举行的美国地质学会年会上提出了他的理论。
但是,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月球密度低而且铁含量也较低,这是月球来自地球的两大原因。因为巨大的碰撞使一些质量较轻的物质脱离地球表层并进入轨道。美国宇航局的杰克·利绍尔(Jack Lissauer)说:“我认为马尔屈的想法不太可能成立,因为捕获月球将非常困难,必须要有恰当的速度,同时还要有合适的参数。”利绍尔认为当前的“大碰撞说”可以修改,甚至可以被取代,但是可能不会被马尔屈的“捕获说”所取代。地球在40亿年前非常寒冷的事实并不能说明月球是被捕获的。利绍尔说:“大碰撞产生的热量耗散的非常快。” (来源:搜狐科学 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