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沪科版初中物理第一册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的改变的实验。“在右盘里增加一个砝码,小车受到向右的力F1和向左的力F2的作用,F1大于F2就相当于受到一个力F=F1-F2的作用,此时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速度越来越大。”这个实验的初始状态是静止,后在非平衡力作用下开始运动,由静态到动态现象明显,但运动起来后,速度越来越大,学生往往还停留在运动,需力维持的直接体验上,忽略了物体由低速变为高速的状态变化,看不出物体在运动中的惯性。为了显示物体在运动中的惯性,突出非平衡力参与改变的低速状态和高速状态,强调速度的改变是非平衡力作用的结果,本人在教学中将图1实验中的“由静止变为运动,速度越来越大”的连续加速改为“由静止变为运动,由低速态到高速态”的分段加速。改进装置如图2a所示,在原实验桌旁增加一铁架台,在铁架上置一横棒,在横棒上系一栓了砝码的细线并留有一段砝码下落所需的长度,将铁架台置于能使系着的砝码在右盘中自由下落的位置。实验时将细线系着的砝码添加于右盘中,火柴盒受到了相当于一个力F=F1-F2的作用,由静止变为运动,但随着火柴盒的右行,右盘中加上去的砝码在细线的拉力下脱离了右盘如图2b所示,火柴盒又恢复受平衡力的作用,这时火柴盒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课本上的小车应改为火柴盒,并悬空,因为小车的摩擦阻力较大,会使速度降低,但火柴盒静止时,两边的物重需调试,质量最好大一点,整个连接体系统惯性大,效果好),建立了低速状态。假如砝码还继续放上,火柴盒又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木块的速度将怎样变化?)速度变大,建立相对速度大状态。最后仿照图1的装置做一下连续加速的实验,这样加深了速度“越来越大”的认识过程,既把非平衡力作用在静止的物体上能使其运动,又把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速度的增加明显地显示出来,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在非平衡力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大的内涵,避免了步入力是维持运动的认识歧途,同时对照了受平衡力和受非平衡力对于原来是运动的物体的两种不同状态效果,加深了对惯性的理解。
由于小车改为火柴盒,课本上本实验中的“用手向左猛推一下小车”应改为“用力向下猛拉一下左边的托盘”,使火柴盒向左运动。因为火柴盒悬空推时不好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