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能更聪明吗
撰文 蒂姆•福尔杰(Tim Folger) 翻译 郑奕宸
人类IQ越来越高,这或许意味着,我们和未来人类相比会显得很愚蠢。
28年前,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教授詹姆斯•R•弗林(James R.Flynn)发现了一个现象,至今社会学家还在研究,这就是:从20世纪初以来,全球人类的IQ一直在持续增长。弗林调查了20多个国家的智力测试资料,发现IQ得分每年增长0.3——也就是10年增长3点。这之后,将近30年的跟踪研究,证明了这一全球性变化的统计真实性(这一现象现在被称为弗林效应)。而人类的IQ还在不断攀升。
“让我惊讶的是,在21世纪,这个增长还在持续,”弗林在他的新书《我们变得更聪明?》(Are We Getting Smarter?)中说,“最新的资料表明,现在美国人的平均IQ还是和以前一样,每年增长0.3点。”
弗林效应最奇怪的特征之一是它的匀速性:既不会减慢,也不会暂停,只是稳定上升着。“就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牵引一样,”弗林说。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心理学家约瑟夫•罗杰斯(Joseph Rodgers)分析了将近13 000名美国学生的测验成绩,试图发现在更短的时间尺度上有无弗林效应。“我们想知道5到10年之后,学生的成绩是否会上升。实际上,只要一年就会有,”罗杰斯说,“每年都有系统性的增长,1989年出生的学生会比1988年出生的考得好一点点。”
弗林效应意味着,子女的IQ平均会比他们的父母高10点。到本世纪末,如果弗林效应还在继续的话,我们后代的IQ将比我们高30点——那可是普通人和最聪明的2%的人之间的差距。但这个趋势会继续下去吗?这个趋势会无限持续,使得未来的人都如今天的天才一般吗?还是说,弗林效应和人类智力都存在一个自然极限?
现代思维
当科学家们意识到弗林效应之后,他们很快就注意到,IQ的上升几乎全是来自智力测试中某几个部分。其中一个测试,韦氏儿童智力量表(the 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 WISC)有10个部分,分别测试不同的能力。人们可能很自然会认为,进步最大的在晶化智力部分(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也就是在学校学到的那些知识。但是事实不是这样:测试中词汇和算术部分的成绩基本保持不变。
大部分的IQ上升来自与抽象推理有关的两个部分(见下页图)。其中一个部分是“相似性”:比如对这个问题——“苹果和桔子的共同点是什么?”“都可以吃”这个答案的得分就没有“都是水果”高,因为后者给出的并不是简单肤浅的属性。另一部分则包括一系列有一定抽象关联的几何图形,而受试者要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之间的关系。
弗林效应产生的一个悖论是,这些测验被设计出来的目的,本是为了排除语言和文化因素,对测试心理学家所说的“流动智力”(一种解决不熟悉问题的天生能力)造成的影响。但是,弗林效应却清晰地表明了,在全球人类中,某种环境因素影响了这个本该无关文化的能力。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安斯利•米切姆(Ainsley Mitchum)和马克•福克斯(Mark Fox),对于智力测试分数在几代人中的变化做了详细地研究,猜测我们抽象思考能力的进步,可能与我们理解事物更加灵活有关。
“大家都对电脑屏幕上的开始按钮很熟悉,但它并不是真正的按钮,”米切姆说,“我想对奶奶解释如何关机,我对她说‘点开始按钮,然后选择关机’,她却拿着鼠标朝屏幕敲击。”
米切姆补充说,他的奶奶并不笨。但在她长大的那个世界里,按钮是可以真正按下去的,并且电话不可以当相机用。包括弗林在内的很多科学家认为,上升的IQ并不意味着大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