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送风” 给大脑降温
日前,美国科学家哈克与盖洛普在合作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打哈欠可以令上颌窦扩张和收缩,其作用就好像风箱一样,不断将空气输送到脑部,从而降低脑部的温度。上颌窦位于颧骨下方,是一种蜂窝状组织。研究者们假设,下颌运动时,鼻窦壁也会随之伸缩,令鼻窦中空气流通。
实际上,盖洛普几年前就提出了打哈欠的“大脑降温说”如果空气的温度比大脑和身体的温度低,那么吸入冷空气会迅速降低面部血液的温度、进而冷却大脑,甚至会改变血液的流动。人类的大脑和电脑有点相似,对温度相当敏感,温度一高就没法高效运转了,打哈欠相当于大脑的一个散热器。科学家们还通过降温说解释了为什么疲劳的人容易打哈欠。由于疲劳和睡眠不足会导致大脑温度上升,因此必须要通过打哈欠来降低大脑的温度。这一次新的研究成果,实际上是将降温原因聚焦到上颌窦的“送风”作用上。
据最新公布研究成果的报道说,盖洛普和他的团队在老鼠大脑中植入探针,记录了老鼠在打哈欠之前、之中、之后等各个阶段脑部的温度变化。他们发现,马上要打哈欠的那一刻,脑部温度达到峰值,然后就开始下降,最后快速降到打哈欠以前的温度。这表明,打哈欠这一举动是由脑部温度升高触发的,而且确实有助于给脑部降温。盖洛普还对两名打哈欠过度频繁的慢性病人进行了研究。其中一人在“哈欠袭来”时能做出预判,盖洛普让她在每次发作前后都测一下自己的体温。结果显示,体温在打哈欠前升高,打完之后回落。
打哈欠是大脑缺氧的自我保护
这个研究成果发布之前,打哈欠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
有三个打哈欠理论比较出名。一是生理学理论,认为人在缺氧时才会打哈欠,通过打哈欠吸进更多的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二是进化论理论,认为打哈欠最早来源于人类祖先张大嘴巴、露出牙齿,用来表示发怒和恐吓他人的行为。三是厌倦理论,即人在精神上感到无聊、疲惫和厌倦时引发打哈欠。
另外,还有一个理论也比较流行,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生理学家普罗文和贝宁格对打哈欠做了十多年的研究。他们发现,夜间开车的司机会频繁地大打哈欠,正在认真看书和做作业的学生也会哈欠连连,可是却很少有人在床上打哈欠。所以,打哈欠是人们觉得必须保持清醒状态的时候,促进身体觉醒的一种反应。
南京脑科医院老年神经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张丽表示,目前医学上认定的还是第一个生理学理论,也就是说,打哈欠是因为脑部的缺血缺氧造成的,跟脑干和下丘脑有关。
“打哈欠的时候,肺部扩张,心脏交换血液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就会增加,打哈欠就是大脑缺血缺氧的一个信号。反应过程简单说来是大脑缺氧,反应到下丘脑,表现出打哈欠的症状。”张丽说,同时打哈欠也是一种增加大脑血氧含量的短暂自我保护,所以日常的打哈欠其实是一个好现象,而脑内缺血缺氧的主要原因就是疲劳、睡眠不足,打完哈欠可以提神。一次打哈欠的时间大约为6秒钟,在这期间人全身的神经和肌肉都会得到完全的松弛。
不过,如果脑部缺氧严重,这种暂时的自我保护就不起作用了。这就像人感到冷的时候,会表现为打一个寒颤,寒颤令肌肉收缩,同时打完寒颤,身体也会暂时感到暖和一点点,但不会维持多久。
医学上有一种病叫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中会出现呼吸暂停现象,这就是脑部缺血缺氧造成的。病人第二天可能就会头昏、注意力不集中,出现打哈欠的现象,但仅能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时间长了,还是会对大脑造成损伤。
张丽说,大脑对缺氧缺血是非常敏感的,这从大脑重量只占人体重量2%左右,但大脑的血氧却占到全身供血供氧的20%这个悬殊的比例可以看出来。医学上,人脑部缺氧不能超过6-7分钟,否则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顽固性打哈欠可能是中风前兆
打哈欠是因为大脑缺氧这个结论的得出,病理性哈欠也作了佐证。
张丽从病房里的脑梗死病人身上观察到,他们会出现病理性的哈欠(顽固性哈欠),口张得很大,哈欠连着打,自己不可控制。“像这样的病人,就是大脑缺血缺氧严重,短暂的自我保护已经不起作用,频繁打哈欠已经变成了一种病态。如果一个人顽固性地打哈欠,最好进行检查,看看是不是出现了大脑缺氧、动脉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