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西丰县一位农民无意间发现的距今一万年前巨兽猛犸象臼齿化石,对于研究辽北地区古生态和古环境变迁具有积极意义。
铁岭西丰县一位农民无意间发现了距今一万年前巨兽猛犸象臼齿化石。铁岭市博物馆副馆长周向永认为,这对于研究辽北地区古生态和古环境变迁具有积极意义。
河边沙土地发现万年前生物化石
最先发现猛犸象臼齿化石的是西丰县茂林村村民刘英明。茂林村附近有条寇河,数日前大雨,寇河水猛涨。水势退去,刘英明在岸边沙土地上,发现了这枚化石。
捡到后,刘英明也无法确定是什么动物化石。经过铁岭市博物馆工作人员鉴定,该化石为距今1万年前远古动物猛犸象的臼齿化石。
随后,刘英明将该化石捐给铁岭市博物馆。
重达十吨的猛犸象曾是人类美食
昨日,记者在铁岭市博物馆见到了该化石。该化石重约三四斤,高22厘米,长24厘米,浅褐色,臼齿由许多齿板组成,齿板排列紧密。周向永副馆长说,根据该化石分析,臼齿主人身高约在5米至6米,重达10吨左右,门牙应该至少长2米多。
周向永说,在以往的发现中,有人类化石出土的地方,都有猛犸象和披毛犀的化石,史前人类和它们生活在同一时代。
1998年,在昌图屈家店发现了距今一万年的古人类右侧颞骨化石,地质年代与北京的山顶洞人大致同时。这一时代为旧石器时代的结束,此后进入到新石器时代。
周向永说,那个时代的人类和现代人差不多,有熟练捕获大型野兽的技术和经验,那时,猛犸象已经成为人们口中的美味了。
猛犸象化石可证明古环境古生态
周副馆长告诉记着,研究猛犸象化石的意义在于,可以分析出一万年前,辽北地区的古环境和古生态的变迁。
猛犸象是生活在北方严寒气候的一种古哺乳动物,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
由此可见,一万多年前辽北地区平均气温较现在低,早晚温差、季节温差大。干旱、寒冷、食物来源少,自然环境恶劣,很难生存。
猛犸象的灭绝是否和人类有关?
根据资料记载,最后一批猛犸象大约在3900年前灭绝。周向永副馆长解释说,由于环境改变,不适于猛犸象的生存了。这种现象与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相符。
然而,还有另外一种说法,猛犸象的灭绝是人类屠杀所导致。这和我们现在破坏环境间接导致动物灭亡道理相同。
资料显示,猛犸象是石器时代人类重要的狩猎对象,无论是在欧洲还是亚洲甚至在非洲,许多洞穴遗址内,都发现了猛犸象的骸骨化石。可见,当时人类对于猛犸象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