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海冰减少导致极端降雪和严寒频发 |
|
|
来源:PNAS 更新时间:2012-3-6 9:31:09 |
|
|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骥平等人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几十年北极海冰减少对冬季降雪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最新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并被选为新闻亮点文章。
对于近年来冬季的异常降雪和寒冷天气,一些学者认为是由北极涛动或厄尔尼诺造成。但刘骥平等人在论文中指出,北极涛动和厄尔尼诺不能解释过去4年出现的持续异常降雪和低温天气,北极海冰快速减少是导致近年来冬季极端降雪和严寒频发的重要因素。
此项研究表明,1979年以来,北极秋季海冰减少了29.4%,特别是过去4年是自有卫星观测以来的4个最小值。同时,过去的4个冬季,东亚、欧洲和北美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异常降雪和严寒天气。
结合观测资料分析和数值模式模拟,刘骥平等发现:一方面,夏季北极海冰的大范围减少以及秋冬季北极海冰的延迟恢复可以引起冬季大气环流的变化(这种环流变化不同于北极涛动),从而减弱了北半球中高纬的西风急流,使其振幅增强,即变得更具波浪状。这种环流变化使得北半球中高纬阻塞形势出现的频率增加,进而增加了冷空气从北极向北半球大陆地区入侵的频率,造成北半球大陆地区出现低温异常。另一方面,夏季北极海冰的大范围减少以及秋冬季北极海冰的延迟恢复使得北极存在更多的开阔水,从而将大量的局地水汽从海洋传输给大气。同时,北极的变暖也使得大气可以容纳更多的水汽。
上述两方面结合在一起,导致近年来东亚、欧洲和北美大部分地区冬季的异常降雪和低温天气。
该研究还指出,如果北极海冰继续减少,我们很可能会在冬季经历更多的降雪(特别是强降雪过程)和严寒天气。(来源:中国科学报 宗华)
|
上一篇科学技术: 远古跳蚤体大口坚或吸食恐龙血液 下一篇科学技术: 亚洲空气污染物“落户”美国 |
|
|